为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德育、环境育人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落地,8月25日,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幼儿园以“德润童心·护幼筑防·环创启智”为主题,开展暑期校本研训活动。各分园园长及骨干教师齐聚,通过专题分享、案例研讨、实操碰撞等形式,共探育人新方向,为幼儿全面发展营造“润物无声”的成长氛围。
领学强基: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
培训伊始,赣榆实验幼儿园副园长仲艳率先以《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为核心开展领学工作,从该意见的出台背景、强制报告主体与情形、报告流程及责任要求等维度进行深度解读,帮助现场人员准确把握文件精髓与实践导向;随后,她结合多起侵害未成年人的典型案例,通过还原案件细节、分析问题根源,将意见中的抽象条款与实际场景紧密结合,进一步让大家直观理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强制报告制度的落实重点与执行难点,切实强化风险防范与主动报告意识。
以德润心:聚焦班主任的德育实践与智慧
培训中,各分园园长围绕“幼儿园班主任师德建设”与“班级生活化德育”展开深度分享,聚焦班主任如何以班级为阵地,成为幼儿成长的“精神引路人”。
在班主任师德内涵解读上,园长们提出,班主任的“德”藏在班级管理的日常细节里,是晨起在教室门口蹲身问候的温暖眼神,是处理幼儿间矛盾时公平公正的态度,更是在班级活动中对“真善”的言传身教。
谈及“班级生活化德育”,园长们认为班主任需将德育渗透在班级一日生活各环节。自助进餐时,引导幼儿“按需取餐”“餐后自主整理餐具”,在班级中培养节约与自理能力;区域活动中,协助幼儿设立“班级爱心医院”“图书管理员”等角色,让幼儿在实践中传递关爱与责任;户外活动时,通过设计班级合作游戏,在互动中渗透团队协作意识,让美德在班级氛围中自然生长。
以境育人:让环境成为“无声的老师”
在班级环境创设研讨环节,教师们以年级组为单位,围绕“适宜性”与“幼儿参与度”两大核心议题展开头脑风暴。
关于“适宜性”,大家达成“因龄而异”共识。小班用不同触感材料制作“触感墙”、搭配幼儿自绘贴纸助其表达感受;中班设“问题墙”,师生共探答案打造“生长的知识库”;大班以“我是连云港人”为主题,通过分享会、地图制作增强家乡归属感。
在“幼儿参与度”上,教师们提出让幼儿成为环境“小主人”。主题墙由幼儿收集素材、绘制内容,美工区材料摆放规则经幼儿投票确定,自然角“植物观察日记”随幼儿记录动态更新,让每一面墙、每一个区角都服务于幼儿发展。
德润童心,护幼筑防,环境育人,行而不辍。本次培训搭建了经验共享平台,深化了“以幼儿为本”理念,既明确了德育与环创的实践方向,也筑牢了未成年人保护的工作意识。未来,赣榆实验幼儿园将持续探索德育、环创与未成年人保护的融合路径,让美德扎根生活、安全护航成长、环境滋养童心,助力幼儿向阳而行。
(撰稿人:牟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