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示范与辐射作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加快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速度,根据《关于规范“青蓝课程”、“三百”、“基于问题解决的案例式培训”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的要求,4月19日,2023年度全区学前教育“青蓝课程”展示活动在连云港市和安幼儿园举办,全区各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一行共8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教学展示 聚焦质量
五位老师聚焦儿童立场,融合自然体验,为大家带来了非常精彩的展示活动。
连云港市和安幼儿园牛牛老师结合绘本《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巧妙地将“模式排序”的数学知识融入生动的故事情节中,使抽象的排序变得合理而有趣。赣榆实验幼儿园郑佳老师以“老爷爷丢了条金鱼”为线索,营造真实情境,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观察和对比来寻找并发现指纹,知道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同的,并尝试分析、推理,来寻找“小偷”。城西中心幼儿园张舒涵老师展示了大班韵律活动《朱迪警官破案记》,结合孩子们熟知的《疯狂动物城》,用破案的方式带领孩子们跟着音乐律动寻找线索,发展细节观察能力,看图谱记录音乐变化过程,对比摩托车、汽车动作变化,学用生活情景动作合乐表现,在游戏中体验和同伴共同破案成功的喜悦,将活动呈现地更加生动。官河中心幼儿园韩宇老师创设“守鸡舍”的游戏情境,将孩子带入了民间体育游戏《斗鸡》的魅力世界。当我们看到孩子游戏的场景,当我们与孩子一同探索未知,当我们为孩子的“英勇”而惊讶,我们不由感叹: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体育人,自然便是他们的运动场。
借着春风,连云港市和安幼儿园杨超老师和孩子们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户外写生,孩子们或站或坐,用手中灵巧的画笔勾勒池塘边的曼妙春光,和大自然来一次艺术碰撞!
集中研讨 智慧碰撞
教育应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在这份开放、愉悦、自主的氛围中,灵感在这里碰撞,智慧在这里生发,一场关于集体教学活动组织的头脑风暴在这里产生。
大家围绕五位老师的活动现场进行了细致的研讨和交流。听课教师根据自己的听课感受,从多个维度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分析,从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设计为我们的老师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希望自然体验课程能够带给孩子更多的惊喜和神秘,给孩子留有探索和想象的空间,用体验式的学习探索、发现!
分享经验 交流互动
连云港市和安幼儿园的樊伟老师分享了班本课程《有趣的静电》。樊老师与孩子们重温“静电”的感觉,通过“初探、再探、趣探、辩探”四部曲,利用家园合作让爸爸妈妈带领孩子一起寻找生活中的静电并进行观察记录,通过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与操作和孩子们一起展开了与静电的旅行。
连云港市和安幼儿园宋秀丽园长结合园所户外环境改造经验分享了《户外游戏环境创造性课程的建构思考》主题讲座。宋园长从户外环境、活动课程、组织建构三方面入手,注重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多样的游戏内容、自由的游戏氛围,让环境与幼儿“对话”,让幼儿关注生活、学会生活、适应生活、快乐生活。孩子们在户外游戏中自信、自主、自由的表现也深深感染了在座的老师们!
最后,赣榆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朱贵玺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总结。他指出,青年教师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要力量,希望老师们能进行持续的思考,将本次活动与日常工作融为一体并及时提炼,形成经验,融入日常活动组织及其他工作中。也希望教师能够通过实践分析判断,形成发现问题、收集问题的意识,真正做到儿童在前,教师在后,儿童愉悦,教师放手的“真游戏”,实现教育的润物无声,行动有痕。(撰稿人: 焦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