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动态

门河小学:薪火相传育桃李 青蓝携手共成长

信息来源:赣榆教育在线 信息提供日期:2025-09-16 【字体大小:

为推进“三名”工程深入实施,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加速青年教师专业成长,9月12日,门河小学在会议室举行2025-2026学年度“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

3.jpg

双导师护航,精准赋能成长

仪式伊始,副校长霍允强宣读“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名单。创新采用“教学+管理”双导师结对模式,既专注教学能力提升指导,又聚焦班级管理经验传授,从教学与管理两大核心维度,为青年教师搭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成长支架,助推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少走弯路、快速进阶。

立责任合约,共担育人使命

11对师徒依次上台,共同签订《门河小学 2025-2026学年度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协议书》。协议书上,清晰列明了师徒双方的职责与目标。签字环节庄重有序,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深刻感受到“青蓝工程”背后沉甸甸的育人责任。

颁导师聘书,彰显榜样力量

校长姜亚非为全体指导教师颁发导师聘书。聘书既承载着学校对骨干教师教学能力与责任担当的高度认可,更赋予了他们“传帮带”的重要使命。

诉教育初心,共绘成长蓝图

仪式现场,师徒代表分别发言,分享心声与期许。导师代表李玲结合自身成长经历,承诺将从夯实教学基础、提升教研能力、规划职业发展三方面助力徒弟成长。

青年教师代表俞连燕表态将做到“三勤”:勤学习,主动研读教育理论书籍、观摩优秀课例;勤请教,遇到教学难题及时向师父沟通,不回避困惑;勤反思,每节课后梳理教学得失,在总结中进步。

5(1).jpg

明行动路径,保障工程实效

为确保“青蓝工程”落地见效,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王春济详细解读《门河小学2025-2026学年度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实施方案》。方案创新性提出“成长档案袋”管理制度,为每位青年教师建立专属档案,记录其听课记录、教学反思、获奖情况等成长轨迹,让培养过程更规范、成长成果更可见。

作总结寄语,凝聚育人合力

最后,姜亚非作总结发言。他强调,“青蓝工程”是门河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传帮带”与“互学习”并重,导师既要倾囊相授,也要主动向青年教师学习信息化教学、跨学科融合等新理念、新方法,实现教学相长;二是“学经验”与“勇创新”结合,青年教师在吸收师父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要敢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结合新时代学生特点探索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三是“强个体”与“促整体”同步,以“青蓝工程”为纽带,营造全校教师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推动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7.png

此次“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不仅为门河小学青年教师搭建了成长的桥梁,更凝聚了全体教师的育人共识。在“青蓝携手”的良好氛围中,门河小学的教师队伍必将迸发更强活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讯员:王春济 葛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