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4276163/2021-00024 | 分类: | 其他/其他 |
发布机构: | 赣榆区应急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1-09-02 |
信息名称: | 专栏-说安全(沙河镇) | ||
文号: | 无 | 主题词: | |
内容概述: | |||
时效: |
安全生产与营商环境建设
沙河镇书记 张庭
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作为基层党委,我们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关口前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落实、坚持靶向施策,多措并举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健全预防机制,把牢工作主动权,全面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夯实企业发展的“土壤”。
让安全成为最优质的营商环境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沙河镇位于赣榆区西南部,人力资源丰富,物流运输发达,文化底蕴深厚,安全生产的复杂性、易发性突出,责任十分重大。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把抓安全生产上升到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全面掌握安全生产工作思想理念、大政方针和任务举措,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确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坚持抓“关键少数”,进一步增强镇村领导干部“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自觉,严格实行“一票否决"、终身追责等制度,层层传导压力,确保责任到岗、到人、到底,严防风险管控不力形成隐患。
让安全成为最优质的营商环境必须推动责任落实。近5年来,我镇仅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亡人事故。但作为重点乡镇,人口基数大,镇域占地面积广,产业类型单一,以服装加工类为主,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导致重大危险源分布比较集中,消防管控压力大。移动危险源不断增多,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压力巨大,建筑施工领域面大量广,不稳定因素增多。针对乡镇特点,作为乡镇主要领导,要始终坚持把隐患当作事故抓,全镇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镇三套班子成员、片长制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重要节点和敏感时期,镇主要领导带队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及时调整镇安委会成员及分工细则,明确各条线安全生产职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原则,三套班子成员及各条线负责人要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实现工作从“要我管”到“我要管"的根本性转变。同时,领导干部要增加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把风险当隐患,把隐患当事故”的处置理念。发扬“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的担当精神,勇当“黑脸包公”,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零容忍、严惩戒,不留情面、不搞例外,坚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让安全成为最优质的营商环境必须坚持靶向施策。牢牢把握安全生产“基本盘、基本面"不放松,切实增强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采取有效措施,牢牢掌握安全生产主动权。主动深入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场所检查督导,帮助企业排查整治隐患,解决疑难问题,邀请市专家对企业安全隐患进行检查评估,提出整改意见;紧盯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涉氨涉爆、旅游、校车等重点领域重点场所持续发力,全面排查整治各类隐患,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特别是针对危化运输领域存在的异地运营现象,成立整顿治理领导小组,制定长效机制,持续开展相关工作,严格管控打击非法行为;扎实开展大型商业综合体、地下经营场所、电动自行车、危化品企业、消防安全通道等专项治理,督促企业自查自改。
不能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名放松监管。加强监管,不是说只要监管执法力度,不要服务企业温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与优化营商环境两者并不矛盾,只有加大执法力度,营商环境才更有温度,才能让企业更有保障,更有依靠。乡镇安监部门,作为安全生产管理职能部门的一线,我们要时刻树立“严是爱,松是害”的管理理念,安全监管执法必须做到“严、紧、硬”,让企业明白,看似无情的监管执法,实则是对企业的保护,是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提升竞争力,而保持安全生产稳定向好态势,做好安全生产稳定工作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前提,坚守安全发展的红线,是坚守营商环境的底线。作为乡镇党委,我们将不遗余力、狠抓安全生产,全心全意优化乡镇营商环境,为沙河镇的工业崛起奉献自己的力量。
筑牢安全屏障 守牢安全底线
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沙河镇镇长 李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安全观来衡量,就是让乡村振兴工作回归本源,回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上来,要让城乡发展处处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安全。因此,沙河镇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自觉把安全生产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实事来抓,全面夯实安全基石,坚决当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守护神”,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一是凝聚共识,强化责任,构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认真学习宣传新《安全生产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红线意识、守牢安全底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区安全生产决策部署,从严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持续完善综合协调、监督检查、巡查考核机制,建立健全从部门到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按照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要求,明确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包片、驻村干部安全生产包村职责,积极落实定村定企制度,形成“研究部署、协调指导、督查督办”工作闭环,筑牢坚强的安全屏障。
二是汇聚合力,规范管理,提升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强化防患未然,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努力提升监管检查“覆盖面”。突出重点行业,瞄准重点领域,全面开展隐患风险点、危险源普查,摸清底数、分类分级、动态监管,以点带面促进各行业领域安全状况的持续好转,真正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问题解决在成灾之前。配强安全监管“战斗员”,健全联合执法机制,推动安全生产与“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深度融合,提高村级网格员安全生产履职能力,从源头上完善防范举措,着力破解安全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三是齐抓共管,提升水平,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紧紧依靠“一法两条例”,贯彻法治引领,用好法律武器,固化治理工作“长治久安”成效。围绕“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主题,组织党政领导、安监专家、企业负责人开展安全主体责任宣讲,组织基层员工开展安全生产大讨论,多措并举,齐抓共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格落实企业依法生产经营、投入、培训、隐患治理、应急救援等主体责任,要求企业把安全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工序、岗位。督促职工按照生产流程和操作规程生产,严肃查处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织密“责任网”、建好“防火墙”,营造全民关注安全的浓厚氛围,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平安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