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65/2022-00110 信息分类: 工业、交通/机械制造与重工业,工业、交通/信息产业(含电信),工业、交通/其他
发布机构: 赣榆区政府办 成文日期: 2022-04-20
文号: 赣政办发〔2022〕8号 重点领域:
信息名称: 关于印发《赣榆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件下载:
内容概览:
时效: 有效
阅读次数: 字号:【
关于印发《赣榆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园区)、区各相关部门:

《赣榆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已经区二届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赣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4月20日



赣榆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连云港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连政办发〔2022〕3号)要求,加快推进全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步伐,大力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重要论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和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落实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要求,加速全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步伐(以下简称“智改数转”),助推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有效提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实施“智改数转”,实施“智改数转”项目90 个,力争建设1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6个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培育1个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20家中小企业星级上云。到2024 年,全区重点园区、工业集中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制造业企业实现高品质宽带全覆盖;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 65%;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超过 80%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强优企业培育。以石化、钢铁、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9条重点产业链为主线,鼓励引导重点链主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等方向的“智改数转”项目,支持企业实现数控化装备升级换代,打造生产制造全过程、全工序智能管理与决策集成化管理平台,在关键环节和关键工序推进智能制造单元、装备智能化升级和工艺流程优化。到2024年,全区新增智能制造示范车间6个、应用工业机器人600台。(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各镇、园区)

(二)升级网络基础配套。加快部署5G、边缘网关、IPv6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构建高质量工业互联网,推动高宽带企业专线接入,构建服务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和企业“智改数转”的工业信息基础设施框架体系。推广使用已建成的大数据中心。到2024年,全区5G基站突破800个,5G企业用户数超过100家。(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各镇、园区,各电信运营商)

(三)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融合。培育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电子商务平台,支持镔鑫钢铁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企业自主研发产品与技术进入省级应用推广指导目录清单,鼓励企业优先选用目录和清单内产品推进“智改数转”。到2024年,全区新培育1个重点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10项新产品新技术入选省级推广应用目录。(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各镇、园区)

(四)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支持现有装备企业向成套智能制造设备研发转型,促进成套智能装备向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集成化、节能化方向发展。支持企业集成应用数字化技术对主要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核心装备和关键工序的数字化水平。到2024年底,全区推广应用首台套装备5个以上。(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区科技局、区发改委,各镇、园区)

(五)开展“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深入开展百企上云,加快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步伐,推动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引导1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推进两化融合本质贯标,建立全区贯标试点后备企业库,围绕石化、装备、新材料、服装玩具、食品等行业,引导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优选5家两化融合水平较好的企业推荐申报两化融合贯标试点,提升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到2024年,新认定星级上云企业20家,实现100台工业设备“上云上平台”。(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各镇、园区)

(六)提升工业信息安全保障能力。配合市级部门建设市级工业信息安全平台,共建共享信息资源,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在石化行业领域,培育新海石化申报优秀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支持其创建有一定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企业。到2024年,新培育工业信息安全防护星级企业2家。(责任单位:区委网信办、区工信局,各镇、园区)

(七)建立服务支撑体系。建立“智改数转”专家顾问机制,组织专家、优秀服务机构开展“智改数转”免费诊断服务,帮助企业打通堵点、纾解难点,完善“智改数转”实施方案。鼓励引进优秀服务商,定期组织开展服务商与企业专题对接活动,引导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装备对现有装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到2024年,累计开展各类服务、诊断活动10场,服务企业300家(次)。(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各镇、园区)

(八)加大优秀案例培育推广。放大“溢出效应”,总结提炼“智改数转”经验做法,推广宣传强优企业在“智改数转”方面的经验做法,培育打造“5G+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选树支持优秀服务商,推广符合条件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入园进企开展服务活动。到2024年,累计推广数字化优秀解决方案典型应用场景和案例10个。(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各镇、园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推进“智改数转”工作,制定细化明确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建立后备企业库、诊断专家库、优秀服务机构库,定期通报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确保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区工信局,各镇、园区)

(二)加大财政支持。强化区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导向作用,优化完善支持智能化技改、工业互联网、装备首台(套) 等“智改数转”项目政策。用好用足上级扶持政策,支持帮助优秀工业企业“智改数转”项目争取上级政策扶持,择优向国家、省、市推荐申报各类专项资金项目。落实符合条件的智能制造企业进口设备免税、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员税收激励等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税务局、区科技局、区工信局)

(三)创新金融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机制,创新设计“智改数转”专项贷款金融产品,综合运用有效信贷倾斜方式对“智改数转”重点领域项目给予融资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中小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责任单位: 区金融办、区财政局、区工信局)

(四)加快人才培育。组织智能化技改、工业互联网等“智改数转”专题培训班,积极承办工业互联网县区行、省科技企业培训班、重点企业典型案例交流活动、外地优秀企业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专题活动,宣传制造业“智改数转”典型案例、解读相关政策。开展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定点培养“智改数转”专业技术人才。实施数字化技能人才培训,培养企业智能化改造、工业互联网、绿色化发展等方面建设应用人才队伍。(责任单位:区委人才办、区教育局、区科技局、区人社局、区工信局,各镇、园区)

(五)营造良好环境。加强“智改数转”成果和经验宣传推广,组织开展科研院所、技术专家、服务商与企业专题对接服务活动,承办好省市各类“智改数转”专题活动,扩大示范带动作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专业会展活动,搭借专业化、国际化、高水平的“智改数转”交流合作平台,拓展更新企业发展理念,营造全区“智改数转”良好发展氛围。(责任单位: 区工信局、区科技局,各镇、园区)

解读链接:《赣榆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