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4276534/2024-00017 分类: 其他/其他
发布机构: 赣榆区政府 成文日期: 2024-07-31
信息名称: 关于区第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8号建议的答复
文号: 赣工信发〔2024〕32 主题词:
内容概述:
时效:
阅读次数: 字号:【
关于区第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8号建议的答复

陈洪龙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对中小企业加强政策扶持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一)用好用足政策工具,加大贷款支持力度。聚焦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修订《赣榆区2023年度银行业机构服务高质量发展考核办法》,加大贷款投放分值比重,设置“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等指标,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截至2023年末,全区各项贷款余额887.79亿元,比年初增加121.27亿元,增幅15.82%。其中,针对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38.54亿元,比年初增加13.01亿元,增幅51%。

(二)全面推动政府助融,强化银企合作深度。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要求,充分发挥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设立助企贷款专项产品。截至2023年末,发放“小微贷”“苏农贷”等专项贷款共13.45亿元。建立常态化政银企合作机制,编印《企业(项目)融资需求情况汇编》《金融产品手册》等,引导金融机构与企业双向对接。组织“普惠金融园区行”赣榆高新区专场活动,最终达成合作意向1.3亿元。加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运用,通过平台解决各类融资需求108亿元。

(三)强化资本市场建设,拓宽企业融资模式。积极对接资本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模式。区政府拟定鼓励企业上市以及在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奖励扶持措施,分类分层推动挂牌上市企业通过定向增发、配股等方式扩大再融资规模。编制《企业上市挂牌政策汇编》,协调解决上市挂牌进程中的难点、堵点。加强专业指导,邀请中信建投证券、省股交中心等机构来我区开展上市挂牌推介会。根据税务信息,把上市意愿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调入后备企业库,目前共有在库企业9家。

二、强化中小企业政策扶持

(一)出台惠企政策。印发《关于开展2021年赣榆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组织全区各企业积极申报各类项目。厘清国家、省市智改数转网联相关政策,形成政策汇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申报政策宣传力度,对有改造转型需求的企业,实施分类提升,目录化推进。对中小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和网络化联接项目进行补贴和奖励。对通过认定的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星级上云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项目给予资金补助,争取上级各类扶持政策资金,加快中小企业提高转型升级步伐,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做好政策宣传。今年以来,区工信局积极开展中小企业政策宣贯活动,一是开展星级上云企业政策宣贯培训活动,组织全区100余家企业参加星级上云企业政策宣贯培训活动,对星级上云企业政策作宣贯和指南解读。二是开展赣榆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政策宣讲活动,组织40余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参会,邀请省专家做专精特新的政策解读,化解申报难题。三是通过2024年“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联合区科技局开展高新技术企业预审活动、区人社局开展“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百日千万招聘专项活动、区市场监管局举办内外贸认证一体化进园区柘汪紫菜产业专场活动和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活动、区税务局开展“专精特新”企业专场座谈会等,帮助企业及时获取政策红利。

(三)做好服务保障。一是与区内14家银行合作,构建覆盖全区金融机构的应急转贷资金网络。2022年以来,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面临的临时性资金周转困难,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政策引导和杠杆放大作用,帮助我区部分企业缓解了融资压力,度过了借贷、续贷难关。两年来共有21家企业申请使用过,累计使用17518万元。二是积极开展规上工业企业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牵头各责任单位,聚焦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对镇和工业园区规上企业不动产登记遗留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实地走访调研企业登记手续和难题,摸清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情况。今年以来完成6个不动产证(欧翔新能源、华亿建材、海润包装、瑞邦药业、多彩装备、巴洛星户外用品)。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探索多渠道融资平台。配合区财政局、金融办合理运用“园区保”1000万风险资金池,切实发挥融资性担保赋能实体作用。充分推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引导更多企业注册使用平台,打通线上线下融资服务,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力争全年平台累计注册企业数突破19500家。

(二)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出台《赣榆区2024年度银行业机构服务高质量发展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考核内容,配合金融监管局赣榆支局,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对上争取政策支持和信贷额度。完善政银企融资对接服务,配合区市场监管局,大力实施“苏质贷”产品政策。会同有关部门,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排查梳理全区企业融资需求,以规上企业为主,重点关注“专精特新”型企业,同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区内重大产业项目信贷支持。

(三)强化信用体系建设。配合发改委信用办,融入信用审批模式,为信用度高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在企业申请材料符合法定形式的前提之下,免于提交一些过程性文件,实行企业“一纸承诺”代替“一摞材料”,为企业松绑减负。

(四)大力培育新增长点。围绕持续扩大工业经济规模和总量目标,积极应对经济形势变化,紧盯新投产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加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新培育一批工业应税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建立30家培育企业库,精准服务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加大新增长点项目培育力度,推进20个以上新增长点项目达产。三是大力培育潜力企业进规模,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家以上。

(五)智改数转创新发展。一是全面落实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抢抓智改数转机遇,加速制造业改造再提升。重点推动智改数转现场诊断,积极培育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智能工厂、5G全连接工厂、星级上云企业、企业技术中心、工业信息安全防护星级企业。二是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行动态调整,了解企业科技研发情况,争取认定2-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六)为企服务激发活力。围绕落实“让企业敢干”要求,从中小企业最关心、最亟需的方面发力。继续加大融资支持。加强银、政、企对接,简化审贷流程,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创新融资渠道,宣传推广新三板,开展辅导服务,引导更多的中小微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把应急转贷资金用足、用好,帮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难题。

(联系人:贾兴阳联系电话:18262830688)

赣榆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