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4276331/2021-00488 分类: 综合政务/应急管理
发布机构: 赣榆区政府 成文日期: 2021-11-22
信息名称: 青口镇关于开展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建设调研报告
文号: 主题词:
内容概述:
时效:
阅读次数: 字号:【
青口镇关于开展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建设调研报告


青口镇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建工作为统领,持续深化应急管理改革,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现代化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效能,进一步夯实防灾减灾救灾基础,筑就安全生产“钢铁防线”。现就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青口镇开展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建设现状情况。

(一)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化思想认识,细化工作责任,强化综合监管,全面构建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整合青口镇原有各类应急指挥机构(包括安全生产、消防、防汛抗灾、防灾减灾救灾),针对公共卫生、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组建以党政正职为总指挥,分管副职为副总指挥,村(社区)和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综合性镇应急指挥部,负责辖区内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消防、防灾减灾救灾的组织、指导、协调等工作。构建“1+17+56”工作体系,下设办公室设立在镇安监所,承担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现有事业编制人员5人,镇办人员3人。

(二)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更加健全。根据青口镇实际编制下发《青口镇党政领导干部年度安全生产责任清单》《青口镇党政领导干部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青口镇安全生产监管职责任务清单,细化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重点事项清单20条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镇政府与56村(社区)、12个站所、112家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92重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职汇报制度安全生产水平稳步提高

围绕“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要求,以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为目标,深入推进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建立完善问题隐患、制度措施和重点任务“三个清单”。在危化品、冶金工贸、道路交通、城镇燃气、渔业安全生产、烟花爆竹等领域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积极排查隐患、落实整改责任,累计排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共计3910家发现问题隐患7368项,整改完成6842项,整改完成率92.9%。组织安全宣讲67次、参与人员2200余人次,组织广场宣传活动3次,悬挂广告牌30块,宣传横幅400余条,极大督促了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力守牢安全底线

(三)应急救援体系更加完善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强化统筹协调和部门联动,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机制,编制下发《青口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青口镇防汛防台应急预案》《青口镇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应急预案》《青口镇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青口镇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青口镇海洋渔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海洋渔业、工矿商贸领域应急演练22场次。实现村防汛防台应急预案修订率100%,基层防汛防台责任人更新率100%,全56个行政村(社区)防汛防台形势图更新率和上墙率100%

持续建设青口镇综合应急救援主力军和社会、专业应急救援力量,提升应急救援队伍综合素质,构建“1+3+56”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目前,全共有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2支、队员30人,社会救援队伍1(青口十八勇士救援队)、队员350人,覆盖镇、企业、村居3个层级。配备了渔技站、水利站、武装部3个应急物资储备库,救灾物资、装备和应急医疗设备折合人民币60余万元,辖区内各村(社区)相应组建了应急分队,各应急救援队伍各司其职、相互协同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二、青口镇开展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青口镇是赣榆区城关镇,面积大、人口多,各类安全领域一应俱全,分布分散,安全生产环境复杂,安全监管难度大,虽然设置了安监所(环保办),现有工作人员8名,但与23万人口、注册单位3.6万余户(排查摸底11726家)相比,人数仍显严重不足。

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方面存在权责不对等,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在镇级层面完成监督管理闭环处理。在建筑施工、城镇燃气、商贸流通、地下管网、特种设备、医疗卫生、校园校车、消防、城市管理等领域有待厘清属地监管权限与区相关部门监管责任。安全监管边界不清,职责不明的现象依然存在。随着城镇化持续推进,生产要素加快集中,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应急管理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

(二)安全生产形势复杂严峻。全镇重点企业92家,其中涉氨8家、铸造3家、粉尘涉爆5家,船舶修造2家,其他企业76家,这些企业管理水平总体落后,风险点和危险源并存,风险可控性差,新的重大事故隐患时有出现。2.消防领域。城区单体楼、无物管小区众多、商业综合体、农贸市场等数量占全区90%以上,规划区外消防规划布局发展相对滞后,现有的消防规划与城区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显现,消火栓、取水用水等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数量仍然欠缺,“三合一”“多合一”“九小场所”数量多,火灾防控措施少,安装防盗窗,室内无灭火器、烟雾报警器等装置,经营者安全培训缺失,这些都极大增加火灾风险。六里桥、南街、西关老旧工业园区,消防设施欠缺,泡沫夹芯板私搭乱建多,火灾防控压力大。城区人员密集场所多,消防安全手续大多不全,未开展城市综合体应急演练,火灾应急措施不足。义务商贸城安全隐患仍然存在。传统风险与新型风险交织,风险隐患更加隐蔽复杂,安全生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三)防灾减灾任务依然繁重。青口镇地处沿海,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频发,极端天气发生几率增加。多灾并发和灾害链特征日益突出,防灾减灾救灾任务十分艰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

(四)应急工作管理人员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应急力量融合还不到位。镇级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基层民兵成立的,专业性不强。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只存在于重点企业,演练形式单一,主要为火灾、高空坠落生产安全应急演练。小微企业、工业集中区未有效组织企业进行应急预案编制。 

三、关于加强乡镇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建设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应急管理培训,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整体业务水平。并围绕行政许可、安全监管、行政处罚、新颁法规、廉洁自律等方面有计划地加强教育培训,使执法人员能依照法定的权限开展行政执法活动,履行法定职责

(二)财政部门对基层应急救援队伍足额储备应急救援常用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队伍实施跨区域、跨行业抢险救灾时所造成的装备、设备、器材和物资的损坏、损耗,被救援的地方、单位应给予必要的补偿加强社会救援力量救援装备设施经费补贴和技术支持,提高积极性。

(三)分门别类配齐配强专家组,规范专家队伍管理,形成覆盖各行业各领域的应急救援专家队伍体系,建立专家技术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在应急管理方面辅助决策、专业咨询、理论指导和技术交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