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68127074/2025-00007 | 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气象、水文、测绘、地震 |
发布机构: | 赣榆区气象局 | 成文日期: | 2025-07-08 |
信息名称: | 赣榆区气象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 ||
文号: | 无 | 主题词: | |
内容概述: | |||
时效: |
2025年上半年,赣榆区气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和对江苏、对连云港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全面落实省、市气象局党组和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聚焦新一轮局市合作备忘录重点任务和强对流(二期)建设重点工程,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气象高质量发展外部环境进一步优化,党建工作被继续被省局上报推荐中国气象局,政府主导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海州湾海洋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现将区气象局2025年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紧扣“蓝碳气象”海洋气象服务发展理念,政府主导气象事业发展机制更加健全
一是进一步完善海洋气象服务预警保障体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气象预警“直达船头”工作要求,将全区1414艘在籍渔船全部纳入预警信息库,同时将全部涉海部门人员信息纳入预警信息发布范围,此外针对不同行业新建旅游、港口、供电、保险、海洋牧场专业气象服务群,指定专人负责气象服务工作,新开发旅游、保险气象专题服务材料,联合农发集团、市海洋台研究推进海洋牧场气象服务标准。4月11日,赣榆气象预警服务渔民归港避风被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二是强对流(二期)建设项目基本落实。2025年先期建设6座强对流易发区自动气象站和1座秦山岛梯度风观测塔,2026年完成8座龙卷易发区自动站建设。
二、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思想,着力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
全面推进专业气象服务多样化。开展秦山岛旅游气象服务、电信气象服务、人保农险专业气象服务,推进镇级园区气候可行性论证评估工作。围绕204国道城区段工程施工,采取专题服务材料+微信工作群一对一跟踪服务+观测设备布设等手段开展气象服务。
三、优化气象社会治理“赣榆模式”,不断提升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水平
一是社会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更新和完善我局防雷重点监管企业名录库,目前在库名单119家,创历年新高,同时主动联系商务、应急、消防等部门联合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9次,下发隐患整改1次;二是优化气象社会治理“赣榆模式”。主动向区安委会汇报相关工作,联合应急、商务、水利等8家部门召开气象防灾减灾联席会议,明确相关工作职责,锚定合作方式。拟定《区安委办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安全工作的通知》文件。联合应急、商务、消防、市场、文广体旅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气象主导、部门协同的防雷社会管理“核心圈”基本建立。
四、锚定模范机关创建目标 党建+纪检高效模式全国有影响
一是模范机关建设成效显著。以创建全国气象系统模范机关为抓手,巩固提升党建工作。“红丝路·风雨同行”党建品牌获省局推荐参评全国优秀党建品牌(全省县区唯一),“三联促三动”服务案例获市局推荐参与省局评选。二是党纪学习教育与纪律教育重点推进。将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成效融入党建室升级,与人保公司支部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启动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推进,按要求做好学习教育问题查摆整改并及时上报。举办第二届“童心‘纪’画”主题活动,通过亲子共绘廉政主题画,将纪律教育融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探索“单位+家庭”廉政教育协同机制。三是党建共建与暖心服务扎实开展。赴党建共建社区开展节日慰问,为孤寡老人及社区食堂送温暖。与社区交流共建计划,结合气象职能在科普宣传、防灾减灾及党建活动方面深化合作,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赣榆区气象局
2025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