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68127074/2019-00002 | 分类: | 其他/其他 |
发布机构: | 气象局 | 成文日期: | 2019-10-08 |
信息名称: | 2019年汛期气象服务总结 | ||
文号: | 无 | 主题词: | |
内容概述: | |||
时效: |
连云港市赣榆区气象局文件
2019年汛期气象服务总结
一、汛期天气气候特征及影响
1、2019年汛期天气气候特征
2019年汛期赣榆平均气温25.2℃,较常年同期(24.4℃)偏高0.8℃。6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下旬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8月中旬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低,6月中旬至7月中旬气温与常年同期持平。汛期高温日数4日,较常年同期(3日)偏多,其中汛期极端最高气温35.7℃,出现在6月4日。
2019年汛期赣榆降水量合计505.9毫米,较常年同期(638.9毫米)偏少2成。6月降水量121.3毫米,较常年同期(109.4毫米)偏多1成,7~8月降水量374.2毫米,与常年同期(444.9毫米)偏少近2成,9月降水量10.4毫米,较常年同期(84.6毫米)偏少近9成。降水集中在7月和8月,占汛期总降水的74%。汛期暴雨日数3日,较常年同期(3.6日)偏少。
2、灾情及影响
受2019年6月8日、6月30日、7月3日和7月6日强对流天气引发的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影响,据赣榆区应急管理局统计:共有农作物1672公顷受损,1108间房屋受损,直接经济损失494.58万元。
受今年9号台风“利奇马”影响,据赣榆区应急管理局统计:有12个乡镇和1个园艺场受灾,总经济损失2475.87万元。其中:房屋受损156间,直接经济损失28.06万元;农作物受灾面积3876.95公顷,经济损失2447.81万元。
二、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情况
1.决策服务情况
今年汛期以来,赣榆区气象局在政府“智慧政务平台”专题制作并发送气象专报服务信息,累计发送各类天气服务专报86期,获得区委区政府等分管领导批示2次,多次被区政府和区相关职能单位转发引用。
通过局—镇和部门视频会议系统,与赣榆区区防指建立了定期天气会商机制。年初对全区气象服务及预警发布对象数据库进行了完善更新,决策服务组含区领导150余人,气象信息员队伍达5300多人,实现了气象信息镇村全覆盖。
2.预警信息发布情况
汛期内赣榆区气象台共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含首发、继续和变更)34次,解除气象灾害预警信号29次。发布渠道主要有12379网站、短信、传真、微信、微博、赣榆智慧政务平台、钉钉等。
预警发布做到了发布及时、传播高效、快速响应,预警信号发布流程完善,业务人员业务熟练,全年未出现气象灾害预警发布错情或事故。赣榆气象台发布的气象预警信号多次被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转发,为赣榆地区人民群众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3.重大气象灾害及相关突发事件应急服务情况
根据《连云港市赣榆区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2019年8月9日11时30分,决定全局立即进入(台风)Ⅲ级应急响应状态;10日10时45分,决定全局立即进入(台风)Ⅱ级应急响应状态;11日18时,终止全局(台风)Ⅱ级应急响应状态。
根据《赣榆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2018年修订版)》,以赣榆区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2019年8月9日11点50分启动赣榆区气象灾害(台风)Ⅲ级应急响应;10日22时30分提升赣榆区气象灾害(台风)Ⅲ级为Ⅱ级应急响应;11日18时终止赣榆区气象灾害(台风)Ⅱ级应急响应。
4.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情况
自今年5月以来,我区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5成,气象干旱等级为中-重旱。此外,受夏季插秧用水量增大及气温不断升高导致蒸发加剧等因素影响,全区土壤水分亏缺程度日益加重,河塘湖库水位持续下降,农业、水利等部门有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迫切需求。
为全面保障我区夏季农业生产顺利开展,我局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于6月28日在抗日山成功实施了人工增雨作业,发射增雨火箭弹4枚,作业效果显著,作业影响区域降水量普遍达20毫米以上,最大雨量出现在墩尚镇为48.1毫米。此次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缓解了夏季农业生产用水、河塘水库蓄水和山林防火压力,改善了空气质量。
5.公众服务情况
汛期期间,我局累计发送天气服务短信105万余次,做到趋势天气预测-三天天气预报-短临预报无缝隙滚动播报、灾害性天气实时预警。
在6月8日、6月30日、7月3日和7月6日强对流天气、台风“利奇马”天气过程中,我局做到了预报准确、预警及时、服务周全,为政府决策和人民群众防范气象灾害提供了有力保障,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6.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
一是全面完成“十三五”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工作。赣榆区政府出台本地实施细则,15个镇全部出台对村(社区)的工作考核文件,制定镇级工作流程,建立镇、村(社区)预警接收传播责任人员数据库。
二是积极推进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设。赣榆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于年初在区事业单位管理局顺利登记更名成立。我局编制的《赣榆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由区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并正式印发,对加强和规范赣榆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
三是基层气象灾害防御城乡均等化服务和能力建设取得阶段成果。我局编制、区政府印发的《赣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2018年修订版)》及简本在气象灾害应急防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了县(区)级综合气象业务、气象灾害短临预警和应急保障标准化业务流程。
四是应急、农业、环保等主要应急成员单位预警成功对接“区突”,汛期区应急管理区和区人防办通过“区突”平台发布预警通知各1条。
7.汛期服务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
赣榆区气象局汛期气象服务工作获得区政府、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为赣榆区汛期防灾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气象部门的作用和形象得到了显著提升,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我局下属气象台发布的《重要天气报告》、《天气服务专报》和各类气象灾害预警等材料多次被赣榆区人民政府和赣榆区减灾委员会、赣榆区防汛防旱指挥部、赣榆区应急管理局、赣榆区水利局、赣榆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在发文发电中转发、引用,为赣榆区开展抗旱、防汛防工作和保障赣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贡献。
三、主要经验
我局采用“一线工作法”,有力提升决策服务能力。在全力做好常规气象服务的同时,今年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决策服务水平上。为此,我们实行了“三个一”工作法,即:坚守工作一线,争取第一时间,由单位一把手亲自为领导提供决策服务。
今年在应对强对流、台风等决策服务过程中,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三个一”工作法,局领导始终坚守一线,亲自带班,及时全面掌握最新天气动态及最新雨情灾情,实时与市气象台保持密切沟通,争取第一时间让区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了解最新天气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在今年汛期强对流活动频发的情况下,虽然安全度汛,但暴露出了两点问题:
一是业务人员对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有待提高,预警信号准确率仍有提高空间,下一步打算是继续加强与市气象台的联动会商,寻求市台技术指导。
二是复杂天气下单一值班人员很难高质量完成所有工作任务,下一步打算在复杂天气条件下,适当调整值守班人数。
赣榆区气象局
2019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