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塔山镇:土城村“三个课堂”为党员教育赋能增效

信息来源:赣榆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08-23

近年来,塔山镇土城村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用好“理论”“宣讲”“实地”三个课堂,打通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为党员教育赋能增效。

一丝不苟打造“理论课堂”,学理知理守底线。土城村党总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紧紧围绕上级政策要求,扎实开展理论学习。在党纪学习教育中,党总支开展集中性学习5次,11个党小组围绕《条例》展开研讨2次,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增强。同时,土城村还为流动党员搭建“空中课堂”,依托腾讯会议、微信等媒介及时转发并跟踪流动党员的学习和思想动态;组建送学上门小分队,为年老体弱党员提供理论学习,确保理论学习一个也不落下。此外,土城村党总支还积极拓展理论学习的载体,组织党员到小塔山水库党性教育馆参加现场教育,进一步提升党员党性修养,加深理论学习的厚度。

因地制宜打造“宣讲课堂”,坚守初心强党性。土城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赣榆最古老的县城、莒子国都城计斤城就坐落在这里。依托这一资源禀赋,在镇党委的支持下,土城村党总支建设了计斤门文化广场。在此基础上,土城村充分挖掘本村的红色历史和英雄人物事迹,在土城村党群服务中心内部修建了村史馆,成为土城村乃至塔山镇展示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一个重要展览点。此外,土城村党总支还组建了4支红色文化宣讲队伍,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一些热衷于文化传承的人士组成,每年定期开展志愿讲解服务。每逢寒暑假或重大节日,都有一群又一群热爱家乡、渴望建设家乡的人回到这里参观,看看过去的人为村里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也思考现在亦或是将来的自己能为村里做出怎样的贡献。一来一去之间,是古今的对话,亘古不变的是红色精神的传扬。小小的宣讲队,一两千的文字介绍,产生的却是不可估量的振兴力量。

真抓实干搭建“实地课堂”,聚焦服务解民忧。土城村党总支的党员干部们主动问需于民,将村庄划分为7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党员网格长、3名网格员,负责联系服务村民。网格员定期走访,收集民意,解决实际问题,网格里的“一抹红”为更好服务百姓注入了新生动力。土城村是个面积较大的村,常住人口高达5000多人。“基于这一现实,我们设立了4个党员服务驿站,每天都安排党员值班,为村民提供政策咨询、办事指引、纠纷调解等服务。面向村里行动不便的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我们定期开展志愿上门服务,如为老人义务理发、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去卫生院体检、免费发放药品、维修家电、为留守儿童发放礼品、联合学校开展家访慰问等,真真切切让群众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土城村党总支书记邵长军说道,下一步,土城村将以理论学习为基,以实干担当为责,在为民服务进程中谱写土城村发展新篇章。(张秀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