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4276593/2024-00001 | 信息分类: | 科技、教育/教育 |
发布机构: | 赣榆教育在线 | 成文日期: | 2024-02-18 |
文号: | 无 | 重点领域: | |
信息名称: | 赣榆区教育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览: | |||
时效: | 有效 |
赣榆区教育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近年来,区教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依法行政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不断加强法治教育、法治机关、法治校园一体建设,扎实推进教育系统法治建设工作,为教育高质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一、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区教育局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加强建章立制,明确职责,形成长效机制。
一是健全领导机制。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学校相应建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以班主任、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师为骨干,以党、团、队组织为依托的法治工作队伍,完善了法治建设网络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法治工作责任。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把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目标,制定年度考核细则。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出台《2023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形成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法治建设工作格局。
三是落实保障机制。持续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促进行政执法公开透明、合法规范。制定2023年度教育系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事项清单和抽查计划,按照时限严格开展抽查工作,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把法治教育列入中小学课程,保证法治教育课时、教材、经费、师资落实到位。
(二)持续深入推进依法治教
加强干部学法用法,坚持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以法治机关建设为抓手,依法履职,带动学校推动全系统法治建设。
一是不断增强依法履职效能。把学法用法、重大事项依法决策、依法履职和推进法治建设情况等纳入领导干部述职的重要内容。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制定学法计划,利用工作例会及“主题党日”等活动开展党章和党内法规学习。落实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专题报告、论坛讲座等形式开展民法典、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建立健全依法、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推进重大行政决策民主化。2023年度教育系统对群众关心的学区划分问题召开听证会,坚持群众参与、科学评估、集体研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是加强教职工学法用法。依托“中国普法”“山海廉韵”“赣榆纪检”等微信公众号和平台,加强网络在线培训、考核。把法治教育作为干部和新教师初任培训、任职培训的必需项,积极组织局执法人员参加公共法律知识培训,利用寒暑假、开学组织教师开展2023年江苏省师德师风网络研修、开学第一课、校本教研等活动,加强《教师法》《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学习。
三是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全区共聘请了69名公检法司等单位的法律工作者为法治副校长,积极参与学校法治建设,提升学校依法治校水平。聘请法律顾问1人,为我局重大决策、行政执法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协助建立健全依法管理的规章制度,梳理行业法律法规,审阅经济合同,开展法律知识培训等,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促进教育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
四是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执法工作人员培训,实行持证上岗,梳理完善《赣榆区教育局权力清单》《涉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加强审慎包容执法。通过赣榆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及网站公布赣榆区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不断加强对培训机构的日常督查和行政执法。
(三)全面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区教育局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度,在教育系统全面开展普法,深入推进法治进校园工作,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全方位开展法治教育工作。
一是切实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着力解决法治教育在课时安排、教材建设、师资配备与培训、教研科研、经费保障、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齐开足上好各门课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课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法治素养和教学水平。积极宣传宪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采用故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法治辩论、价值辨析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以案释法,注重学生法治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成为普法主渠道。将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学和管理之中,融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使中小学生的法治教育实现常态化。
二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普法活动。充分发挥校报、校刊、校园网站、校园橱窗、黑板报、班级墙报、学习园地等宣传阵地作用,营造浓郁的校园法治氛围。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开设法治教育校本课程。在开学第一课、班队会、社会实践、入学、入队、成人礼等活动中有机融入法治教育内容。组织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采用主会场与分会场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方式,确保受教育学生做到全覆盖,在法治教育活动中要做到“四个一”:一组活动照片、一篇宣传报道、一个课件、一份讲稿。通过模拟法庭、竞赛、演讲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禁毒、国防和防止学生欺凌等专题教育。深入推广主题日宣传教育,结合“国家宪法日”“国防教育日”“国际禁毒日”“全国消防日”等主题活动日,在校园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宪法宣传活动,2023年全区中小学生参与“宪法小卫士”活动146696人。
三是不断加强校园法治文化特色建设。赣榆初级中学建设“省法治教育课程基地”,依托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成连云港市赣榆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内有交通安全体验广场、禁毒教育馆和人防馆,每年参训中小学生1.2万人次。全区各中小学均建成为“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
四是密切家校社协作配合。不断扩大宣传半径,引领家长学法。借助家长学校、家委会、家长开放日等途径,开展家长法治讲座、亲子法治手抄报等活动,营造家长与学生共同学法、用法的法治氛围。通过“万师访万家”,深入社区家庭,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未成年人保护知识。邀请知名专家为家长提供专业法律解读,全面提升家长法治理念,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带领学生开展校外法治实践活动,走进法院、检察院、禁毒活动基地,让学生切身体验法律工作者日常。组织师生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普法活动。
(四)持续优化政务服务
我局积极开展政务服务六大类事项认领和办事指南维护工作。目前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已梳理清单42项,已编制业务项54项,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编制率100%,可网办率100%,不见面办理、最多跑一次办理、在线服务提供占比均达100%。
一是落实政务服务“证照分离”改革。对“实施中等及中等以下学历教育、学前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及其他文化教育的学校设立、变更和终止审批”事项不断简化办事流程,公开办事程序,明确审批标准和办理时限。
二是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结合权责清单,明确监管事项和职责,制定教育系统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9项,明确监管对象、监管措施、设定依据等内容,及时做好“互联网+监管”系统平台管理并动态更新数据信息。
三是依法行政,推进政务诚信建设。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信用宣传,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通过连云港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动态更新和展示我区教育系统行政管理数据信息。
四是加强“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严格按照“依法监管、公正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实现监管领域随机抽查事项全覆盖、常态化、规范化。2023年度对全区约30家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抽查检查并及时上传检查数据信息。
二、存在问题
2023年4月我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连云港市‘后发先至’社会治理先进集体”称号,在市“法润港城和谐善治”法治文化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中获优秀组织奖,柘汪小学、海头小学、欢墩小学3所学校通过市、省“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评选,素质教育基地建成为第十批“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尽管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法治建设工作中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法治工作人员专业化素养较低,还需进一步提升;法治教育覆盖半径不足,对家长、社会的宣传质效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进一步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推进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建立民主、科学、法治的行政决策机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组织开展观摩学习和交流活动,加强培训和考核,着力提升工作人员法治素养。
二是进一步强化法治教育阵地建设。发挥赣榆初中等法治教育基地引领示范作用,创新宣传形式,提高法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用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法治教育全过程,优化中小学法治教育内容,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各项法律法规,树立广大师生法治意识。
三是进一步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进一步完善法治副校长聘任和考核制度,与相关单位密切协作,丰富法治宣传教育资源,不断加强对社区、家庭的法治宣传渗透率和覆盖率,家校社互动,形成全民学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2024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