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65/2024-00050 信息分类: 综合政务/文秘工作
发布机构: 赣榆区政府 成文日期: 2023-04-28
文号: 重点领域:
信息名称: 区二届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召开 文件下载:
内容概览:
时效: 有效
阅读次数: 字号:【
区二届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召开

4月25日下午,区长李莉主持召开区二届人民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江苏省党政代表团赴浙皖沪学习考察总结交流会精神、全省机关作风建设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省政府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省、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专项整治双百日行动工作会议精神,集中学习《江苏省行政执法监督办法》《江苏省消防条例》,听取一季度全区经济形势分析、生态环境质量、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专项整治双百日行动工作等情况汇报。审议《连云港市赣榆区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实施方案》《赣榆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年赣榆区“挑大梁争红旗”双月竞赛活动方案》《2023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任务分解》《连云港市赣榆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等文件,并对五一期间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区领导封波、周霞、徐蓓、邵胤、谢斌、顾邵波参加会议。

就做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指出,一季度经济发展形势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基本实现了“首季开门红”。二季度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的黄金季。各镇各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要聚焦全年发展目标,大力推动各项任务攻坚突破,促进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持续回升向好。要高度关注市场主体需求,认真落实省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42条”、市“80条”、区“33条”政策,帮助企业解难题、降成本、保运行、增效益,稳住存量、挖掘增量,打牢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底盘。要持续开展对“准四上”企业的跟踪监测和培育申报,及时入库入统,争取颗粒归仓。要聚焦短板弱项,紧紧咬定年度目标任务,排定追赶计划,尽快回补缺口。要狠抓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入。要紧盯未开工市重点产业项目,专班推进、逐一攻坚,切实做到应开尽开、能开快开。要高度重视滞后序时的项目,抢抓当前黄金施工期,千方百计加快推进速度,形成实物工作量,切实做到快建设、快投产、快出效益。要聚力招商引资,确保实现重大突破。要开展精准招商,坚持产业链招商主方向,用好“7+17”招商队伍,深入研究本地产业现状、特色优势、具体需求,全面掌握行业发展态势,梳理产业链供应链的堵点断点,明确招引目标,强化要素保障,对照目标企业清单和目标项目清单,提高项目招引质量。要释放消费潜力,最大程度发挥政策效用,更大力度提振房地产、汽车等大宗消费,促进消费加快恢复。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综合查一次”、重大项目建设审批等“一件事”改革,为项目建设、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要抓好道路交通安全、森林防火、公共场所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推动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要优化工作方法,对重点任务细化、量化、深化,一件接着一件狠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工作成势见效。

就做好当前以及五一期间重点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问题隐患整治,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发现一起、挂牌一起、整改一起,销号一起,确保问题隐患动态清零。要关注重点领域安全防范,对文化旅游、危化品企业、城镇燃气、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海洋渔业等全行业领域持续开展排查整改,确保安全隐患动态清零。要加大督查检查力度,开展五一假期前的安全生产检查,严格值班值守,确保应急响应迅速、信息调度及时、处置科学有效。要强化社会面管控,做好信访稳控,坚持廉洁从政,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

就做好生态环境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精准治理,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大气治理上,要突出抓好扬尘、涉气企业、有机物排放、非标机动车、露天焚烧等领域综合治理,确保PM2.5浓度可控,空气优良。在水环境治理上,要严格落实河长制、湾长制,力推重点河流集中治理、排污口溯源排查整治和畜禽行业专项整顿行动。在土壤保护上,要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做好化工等企业关闭退出地块土壤风险管控。要坚决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坚持闭环管理、动态清零、定期“回头看”,确保在规定时限内查处到位、整改到位、销号到位。要夯实治污责任,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充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力量。

就做好海洋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强调,要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强化重点项目推进,强化任务落实。加快海洋一产、二产、三产等方面重点产业链发展落地。要加强涉海法律法规和有关海洋政策宣传,强化海洋生态保护,营造亲海、爱海、强海的浓厚社会氛围。

就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强调,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抓好重点用能企业管理,聚焦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严格实行煤炭消耗、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把好项目源头准入关,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要压实工作责任,大力推进全社会节能,加大宣传力度,加快发展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强力推进“双碳”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