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岁月忆峥嵘 盛世华章赞英雄
发布时间:2025-09-09 09:33 信息来源:赣榆区融媒体中心 阅读次数: 字号:【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区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收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这枚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纪念章,体现了党中央对抗战老同志的深切关怀,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铭记和对伟大抗战精神的大力弘扬。

刘善元:铁血敢死 忠勇铸魂

刘善元,1927年生于江苏赣榆,1943年毅然参军,先后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经烽火考验,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因战八级伤残。伤退后,他返回家乡继续默默奉献。

1943年,16岁的刘善元目睹日寇暴行,心怀家国大义,与六名同乡少年一同投奔八路军。他们昼伏夜出,历经三天三夜艰苦跋涉,最终抵达山东沂水县115师驻地。入伍不久,他便参与攻克赣榆县城的关键战斗。在奇袭行动中,他亲眼见证我军智取城门、歼灭伪军两千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的胜利时刻,也目睹了滨海军区政委符竹庭英勇牺牲的悲壮场面,这一切成为他终生难忘的记忆。

解放战争期间,刘善元主动加入敢死队,执行炸毁敌军碉堡的艰巨任务。爆破过程中,战友不幸牺牲,他双腿被炸成重伤,嵌入十余枚弹片。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仅凭半碗烈酒咬牙挺过手术,展现出非凡的意志力。

1949年10月,因伤势严重影响行动能力,刘善元含泪退役,后被分配至电厂工作,兢兢业业直至1980年离休。如今他已四世同堂,常以自身经历教育后代,强调今日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嘱咐子孙“要听党的话、跟党走”。他腿上的累累伤疤,既是战争的深刻烙印,也是一名铁血卫士永恒的荣誉勋章。

李传良:革命青春 信念长青

“人可以退休,但革命意志不能退!”97岁高龄的老兵李传良声音洪亮,眼神坚定。尽管岁月让他的听力逐渐下降,许多记忆渐渐模糊,但那一段烽火连天的战斗岁月,却依然清晰地镌刻在他的记忆深处。

李传良,赣榆城头人,1945年2月参加新四军,从此踏上革命征程。他先后参加了吉林秀水河子战役、四平保卫战、新站战斗、三战四平、四战四平、抚顺解放战役以及朝鲜五圣山394.8高地阻击战等重要战斗。在部队期间,他曾荣立三等功一次,多次受到嘉奖,并荣获解放奖章、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令李传良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朝鲜五圣山394.8高地阻击战。“五圣山是朝鲜中线战场的门户,绝不能丢!”老人语气坚定地说。在敌军日夜不停地轰炸下,整个山头的土石被炸翻了一遍又一遍,“随便抓一把土,里面都不止一块弹片。”战士们住在潮湿的坑道中,很多人患上夜盲症,但最终他们硬是守住了阵地。

1977年10月,李传良离开部队,来到赣榆军休所。他参与制定的《赣榆军休干部自学计划》在全市推广,充分展现了一位老党员离休不褪色的本色。

谈及健康长寿的秘诀,李传良总是豪迈而自信地说:“革命的人永远年轻。”虽已至耄耋之年,他仍坚持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我这辈子最有意义的是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最自豪的是我们战胜了美帝!”老人的话语铿锵有力,洋溢着永不消退的革命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