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一县一业”工作交流会暨“紫菜产业高层论坛”在我区举行
发布时间:2023-03-07 11:14 信息来源:赣榆区融媒体中心 阅读次数: 字号:【

1日上午,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一县一业”工作交流会暨“紫菜产业高层论坛”在我区举行。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逄少军,国家藻类体系副首席科学家、集美大学副校长谢潮添;区委副书记、区长李莉等专家领导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地藻类研究团队,市、区相关单位及紫菜加工企业负责人共170余人参加。

逄少军在致辞中指出,赣榆区充分发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聚焦海洋经济,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开辟产业强区新赛道,全面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将在技术资源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共同推动紫菜产业健康发展,谱写合作共赢崭新篇章。

李莉在致辞中表示,海洋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赣榆将不断加大涉海财政投入,设立专项科研资金,采取“揭榜挂帅”方式,组织专家对紫菜现代化养殖、一次二次加工提档升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扎实推动紫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擦亮“紫菜之乡”牌子。

厦门大学刘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联珠,宁波大学骆其君,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所长、江苏省紫菜协会会长陆勤勤等专家教授,围绕大型海藻在国家碳中和战略中的应用、干条斑紫菜加工过程中菌落控制、坛紫菜产业北移趋势、条斑紫菜产业发展现状等作了主旨报告。与会人员一致表示,专家报告对紫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内容丰富、切合实际,有利于赣榆区紫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据悉,经过多年发展,我区紫菜产业取得长足进步,形成集育苗、种植、初加工、精深加工、电商交易于一体的紫菜产业链条。目前,全区育苗总面积40万平方米,紫菜养殖总面积7.52万亩,产量4.9万吨;拥有一次、二次紫菜加工企业近300家,年产干紫菜34万箱;建有全国最大的条斑紫菜交易市场和紫菜标箱展示厅,年度交易干紫菜60万箱,销售额超7亿元。同时,发挥电商直播优势,推广“快递+紫菜”“快递+海鲜”成功经验,夹心海苔网销量全国排名前三。

本次会议由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赣榆区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赣榆区农业农村局承办,江苏省紫菜产业技术体系、江苏海洋大学、赣榆区科技镇长团、江苏省紫菜产业协会协办。(姚绍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