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社局: 前三季度就业创业“民生答卷”成绩亮眼
就业有“位”来,创业添“新”力
发布时间:2025-10-16 17:28 信息来源:赣榆区人社局 阅读次数: 字号:【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万家灯火的生计;创业是富民之源,一端系着城市发展的活力。作为赣榆区“10+1”重点工程之一,我区始终将就业创业工作放在民生保障的突出位置,以扎实举措搭建就业桥梁、激活创业动能,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梦、创业梦。

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80场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4万个次;1601人在政策支持下成功创业,带动3202人实现就业。

微信图片_20251016110616_55_62.jpg

搭建就业桥梁,让供需匹配更精准

一边是企业“招工难、用工急”的焦虑,一边是群众“找活难、匹配差”的困扰。为打破这一“双向难题”,我区把就业服务的“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用“零距离服务”打通供需对接“最后一米”。

依托“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与各镇便民服务中心,联动人社专员服务企业“三百工程”,深入园区、走进社区,精准摸排重点企业的“用工清单”与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心愿”,做到需求“底数清、情况明、匹配准”。

线上,借力“就在江苏”智慧就业云平台、“苏心聘”等数字化载体,实时整合岗位信息,通过“赣榆发布”“赣榆人社”等官方平台精准推送,让岗位信息“一键触达”求职者。

线下,把招聘会开成“民生大集”——春节期间将招聘与农村大集结合,高频次举办“就业赶大集”“招聘夜市”,更创新推出“直播带岗”“入企探岗”系列活动,联合区融媒体中心打造《入企探岗 “榆”快就业》短视频,带求职者“云逛厂区”,直观感受工作环境与企业文化。

1-9月,“榆”快就业系列招聘活动交出亮眼答卷:80场次招聘覆盖线上线下,其中12场现场招聘会搭建“面对面”沟通桥梁,19场直播带岗打破空间限制,4场入企探岗展现真实工作场景,45场下乡赶大集把岗位送到大街小巷,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4万个次。

这份“民生答卷”不仅缓解了企业的“用人焦虑”,更让群众求职“少跑腿、更省心”,还获得新闻联播、人民网、央广网、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在全社会营造了“想就业、能就业、好就业”的浓厚氛围。

微信图片_20251016112440_57_62.jpg

加大创业帮扶,让创业之路更通畅

创业之路,既需“敢闯敢试”的勇气,更需“雪中送炭”的支持。我区以政策为“帆”、载体为“港”,为创业者打造“全程无忧”的帮扶体系,让创业活力尽情迸发。

政策层面,严格落实《赣榆区关于进一步加大创业扶持力度的实施意见》,将“政策红利”精准转化为“创业动力”: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直接减轻初创者“起步压力”,富民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补助为创业者注入“资金活水”,让想创业的人“有钱投、无顾虑”。

载体建设上,高位推动、分类施策,建强创业孵化“主阵地”。细化园区型、农场型、文旅型等12类创业载体认定标准,建立“专班下沉、分片包干”工作机制,按照“认定一批、培育一批”的梯队化思路,督促各镇加快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等传统载体,指导开辟文旅体商融合的新场景创业基地——从乡村文旅创客空间到电商直播产业园,让不同类型的创业者都能找到“适配舞台”,推动创业孵化模式从“单一孵化”向“多元赋能”升级。

1-9月,全区各镇在建创业载体达118家,入驻实体1519家,1601人在政策支持下成功实现“创业梦”,更带动3202人实现就业,真正形成“创业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良性循环。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下一步,赣榆区将持续优化就业服务“精度”、加大创业扶持“力度”,让就业渠道更宽广、创业舞台更广阔,以民生动能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