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CCTV2《正点财经》栏目、CCTV13《新闻直播间》栏目以《江苏连云港:千艘渔船回港避风 果蔬大棚加固保温》为题聚焦赣榆。
据悉,受到寒潮影响,25日上午,我区下起了中雨,最低气温也在24小时内下降了10℃。在我区国家级中心渔港海头港,400多艘渔船、养殖船有序停靠在码头,渔政工作人员冒雨检查渔船缆绳加固情况,我区1503艘渔船已全部回港避风。记者了解到,为了应对冬季到来的极端天气,我区进行了多次防火、防碰撞应急演练,从1月份到11月份,累计进行安全生产培训近万人次。
连日来,寒潮对大棚蓝莓生长有很大影响,我区大棚蓝莓种植户们抢时间为大棚“加衣保暖”,确保蓝莓正常生长。
11月25日,在塔山镇墩前村一处蓝莓种植基地,为防止冷空气入侵,大棚外面早已用棉被压紧封严,与寒冷的室外相比,大棚内温暖如春、绿意盎然。放眼望去,一株株蓝莓生长旺盛,生机勃勃。据了解,为保障棚内作物“舒适”过冬,所有大棚均安装了拉线式大棚卷帘机以及加温设备,以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节温度,避免低温天气造成蓝莓减产。
塔山镇墩前村蓝莓种植户卜凡山说:“我对大棚进行了加固,安装了电动卷帘机,盖上棉被,保证棚内温度控制在12-25℃,以确保蓝莓的正常生长。”该镇农技人员樊杭声表示,全镇农技中心分片区、分网格指导全镇农户做好冬季农作物保温工作,确保各类作物正常生长。
为了抵御寒潮,我区各镇蔬菜生产基地积极采取各项保暖措施,减少蔬菜的冻害损失,保障市民“菜篮子”正常供应。
26日上午,在青口镇春夏秋冬蔬菜种植基地,种植户正对大棚的设施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并对大棚温室加盖两层薄膜和保温被,以增加保温效果,确保蔬菜在适宜环境下正常生产,避免因冻害造成损失。由于防寒保暖措施扎实,眼下,虽然棚外天气寒冷,但大棚内依然温暖如春,西红柿、黄瓜、圣女果等蔬菜青翠欲滴、长势喜人,元旦前即可大量上市,可满足市场需求。
据青口镇二沟村春夏秋冬设施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祁德文介绍,寒潮天气降温幅度大,我们根据天气预报的情况,提早预判,及时对大棚温室采取防寒保暖措施,通过外层覆盖夹层棉被、棚内智能增温、加密防风帘等措施,确保棚内温度达到15℃以上,保证蔬菜正常生长。
记者走进沙河镇蔬菜育苗基地看到,为了减少冷空气的影响,农户们已经开启大棚内的加热设备,以保证棚内温度处于合适区间,棚内的西红柿、辣椒等种苗长势良好。
沙河镇颜庄村蔬菜种植户颜庭聪告诉记者:“在降温来临之前,我们采取外面覆盖棉被、棚内烧锅炉,进行室内保温,西红柿种苗一般保持在夜温12℃以上才能正常生长,白天一般在22-30℃,所以保温措施必须得做好。”
为降低寒潮天气带来的影响,沙河镇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广大菜农提供技术管理支持,为今冬蔬菜生产保驾护航。
沙河镇农技中心技术员李治表示,蔬菜大棚要加强保温层,室外覆盖保温被草单等材料,并加盖一层塑料薄膜,防止保温材料吸水,导致保温效果降低。另外准备好电暖气、自动加热风机等物品,以便寒潮来袭时临时加温。
连日来,城区花木管理进入繁忙期,无论在城区的主干道,还是各个绿地公园,到处可见园林绿化养护工人给树木涂白的忙碌身影,城区树木涂白养护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记者在黄海路、金海路等路段看到,园林绿化养护正工人拿着刷子、拎着塑料桶,对一棵棵行道树和绿化带内的树木进行涂白。涂白材料以石灰、辛硫合剂为主要材料,加水熬制而成,可对树木起到防寒抗冻和防治病虫害及杀菌作用。
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城区各个主干道和公园全面展开。为了保证城区树木涂白工作快速推进,区住建局分别组织大地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绿竹园林绿化养护公司、和安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等下属单位,分路段同时开展工作,确保月底全面完成城区树木涂白任务。
同时,随着温度急剧下降,防寒保暖迅速成为消费市场的主题。记者在多个市场看到,不少消费者正在选购羽绒服、大衣、保暖衣、棉鞋等保暖用品,迎接寒冬的到来。
除了保暖服饰,保暖用品如热贴暖宝宝、棉被、电动车挡风被等也迎来了销售高峰,部分热门保暖产品甚至一度卖断了货,商家纷纷补货以满足市场需求。
面对严寒天气,广大市民需持续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守护身体健康。
下一步,我区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情况,科学制定应对措施,保障各项措施落实落细,筑牢防寒防冻“保温墙”。(张永喜 司伟 朱代桂 滕怀超 柏凯楠 徐静 宋祥 李磊 王文冬 吴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