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法院:创新举措优化环境护企发展
发布时间:2025-10-24 10:46 信息来源:赣榆区融媒体中心 阅读次数: 字号:【

近日,区法院召开法治护企、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通报法院近年来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经济方面的创新举措,并发布典型案例。

近年来,区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工作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作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以法治护航企业发展,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创新“法官+人大代表”机制,法治护企“零距离”。区法院依托区人大设立的20个人大代表营商环境监测点和7个法律驿站,选派一线法官入驻监测点和服务驿站,向人大代表收集涉企法律问题及法治需求,常态化开展座谈、宣讲、答疑等活动。

建立“双免保”白名单制度,服务护企“有温度”。在区委政法委协调推进下,将善意文明司法理念切实贯彻到财产保全案件中。当“白名单”企业作为原告时,可以视情况免于担保;作为被告时,可以视情况适用免保措施和置换保全,为最大限度减少保全措施对涉诉企业的负面影响。该项目入选2025年度全市重点创新项目。

畅通司法助企通道,服务企业“加速度”。搭建“榆您商量”协商驿站,联合区政协于2025年5月召开座谈会,推动构建“政协+法院”纠纷多元协商化解机制,充分发挥委员界别优势和专业资源优势;深化企业破产处置协调联动机制,今年以来,共受理破产案件76件,排查破产重整线索4条并已立案审查,与赣榆高新区、金山镇等召开破产处置联席会4场次;助力企业依法防范法律风险,向辖区企业发送了《给企业家的法律风险提示公开信》《涉企法律问题50问》《小微企业破产保护问答》,在公众号开通了“E”企通端口,企业通过扫描二维码线上反馈问题,七日内答复,确保企业需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开展“法院+商会”解纷工作,依托在产业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设立的商事法庭e站,广泛开展“法院+商会”解纷工作,充分发挥商会调解化解民营经济领域商事纠纷优势,全力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建设者,案案都是营商环境的试金石。区法院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进一步打造更加稳定透明、更加公平规范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辖区经济社会建设作出新的贡献。(滕怀超 何春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