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地区遭遇强降雨天气,田间旱涝急转,容易导致大豆、玉米田间积水发生渍涝胁迫风险。为减少极端天气带来的危害和损失,强降雨后应及时采取以下田间管理措施进行补救:
1.及时清沟理墒。强降雨后造成田间积水是造成渍害的最主要原因,因此,雨后田间有积水的地块要及时组织机械和人工疏通内外沟系,如难以疏通排出可启用水泵等排水设备抽出田间积水。
2.及时中耕。对于积水导致土壤板结的田块应及时中耕以增强土壤透气性、调节墒情、促进作物根系恢复生长,中耕时要避免伤苗,苗旁浅耕,行间深耕。
3.促进幼苗恢复生长。如发现雨后渍害对幼苗影响比较严重的情况,可喷施芸苔素或叶面营养肥、微量元素等以促进幼苗恢复生长。叶色失绿的玉米苗还可追施速效氮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采用沟施或穴施,深5厘米以上,离苗不低于10厘米,防止烧苗,可结合中耕时进行。
4.化学除草。强降雨后杂草将快速生长,大豆选择精喹禾灵、氟磺胺草醚等专用除草剂进行定向喷雾;玉米选用含硝磺草酮、烟嘧磺隆、莠去津的复配药剂进行茎叶定向喷雾。在选择茎叶处理除草剂时,要注意选用对临近作物和下茬作物安全性高的除草剂品种。
5.防治病虫害。强降雨后要加强调查监测,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在病虫害防控关键时期,及时喷施高效低风险农药,提高防控效果,控制病虫发生危害。大豆易发生根腐病、甜菜夜蛾、棉铃虫、地下害虫等病虫害,玉米易发生顶腐病、二点委夜蛾、蓟马等病虫害。在结合灯诱、性诱、食诱等诱控措施同时,可选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高效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等药剂进行针对性防治。
6.控旺防倒。强降雨后,部分夏玉米将进入快速生长期,可在玉米7~10叶片展开期喷施胺鲜脂乙烯利等化控剂,适度控制株高,增强抗逆抗倒伏能力,玉米化控应注意“控旺不控弱、控黑不控黄、控高不控低”。若大豆长势过旺,可在分枝至初花期用多效唑·甲哌鎓、烯效唑等药剂进行控旺防倒。使用化控剂要注意选用合理药剂和浓度配比,以免影响施用效果。
7.查苗补种。强降雨后应及时查看苗情,如田块因积水等原因导致局部缺苗、死苗,一般可采取两种方法补苗,一是补种,将种子浸种催芽后播种,二是移苗补栽(移植的苗一般都要求在3叶期内,如果移栽的苗过大,成活率低),移栽后要浇足定根水,无论是补种或移苗都必须在3叶期前完成,补苗后施水肥1-2次。如田块受灾严重,基本绝收,应及时进行田间清理,改种早熟鲜食玉米、青贮玉米、绿豆、荞麦及速生蔬菜等作物减少损失。(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科所、江苏省农科院亚夫科技服务赣榆班庄工作站、赣榆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