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上午,区供电公司联合抗日山小学,在抗日山烈士陵园开展新学期“开学第一课”。活动借助AI短视频技术,让陵园内的先烈碑刻“开口”讲述革命故事,再现烈士英勇事迹,引导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热情和学习动力。
“抗日山部分碑刻因风雨侵蚀字迹难辨,游客也多不了解碑刻背后的故事。”区供电公司“连心电”志愿者茆峻铭介绍,为解决这一问题,团队联合抗日山管委会,先用高清摄像机完成碑刻数字化留存,再通过AI短视频与二维码技术,打破传统教育形式局限,让英雄故事“活”起来。“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近距离感受历史,让红色记忆在新时代鲜活传承。”
活动伊始,全体人员在小沙东海战烈士冢前列队,举行缅怀仪式。少先队员代表分组献花,全体人员默哀1分钟并三鞠躬;随后,少先队员重温入队誓词,誓言回荡陵园。仪式结束后,大家走进革命烈士纪念馆,听讲解员讲述先烈浴血奋战的岁月。
为让碑刻故事更易理解和传播,活动前,志愿者与抗日山管委会工作人员通过高清相机拍摄、无人机航拍,完成碑刻全方位数字化采集,并将碑刻资料与故事汇编成手册,现场发放给学生。分享环节中,志愿者与学生围坐交流,孩子们积极畅谈学习感悟,氛围热烈真挚。
“以前看碑上的字认不全,觉得故事离自己很远。”抗日山小学五年级学生郑守栋捧着手册说,“今天扫码就能看视频,一下子懂了先烈的付出,又感动又受教育,才知道他们多伟大。”
“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学生家长樊雪感慨,“这堂开学第一课很有意义,是孩子难忘的精神洗礼。感谢学校和供电公司用这种方式开展红色教育,让孩子记住先烈的大无畏精神,相信这会激励他们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此次《抗日山碑刻》数字化保护与传播行动,既是科技赋能的“护碑行动”,也是用新时代方法守护历史记忆的实践。它让革命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发芽,为新学期爱国主义教育写下深刻且温暖的开篇。(姚绍庄 孙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