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融媒体中心:科技赋能,小协会大作为
--顾绍发创办协会带领群众致富侧记
发布时间:2024-07-23 16:15 信息来源:赣榆区融媒体中心 阅读次数: 字号:【

“做一件事可能很简单,但坚持做一件事情真的很难,坚持把一件事做的越来越好更是难上加难,我们唯有脚踏实地,用心去做才能把事情做真、做好!”七一前夕,笔者走访了连云港市老科技工作者服务社会贡献奖获得者、连云港市毛皮动物养殖协会会长、赣榆区老科协理事、高级畜牧兽医师顾绍发,回忆起毛皮动物养殖中的一些往事,他深有感触地说。

改造良种,促进发展

年过七旬的老顾是赣榆最早家庭养殖狐貂的人。1993年,中国农科院在北京召开学术交流会,老顾是连云港地区的唯一代表出席会议。会上,他发表了题为“关于狐貂貉人工养殖的探索”的论文,明确提出品种改良的一些建议,时任国家农业部副部长刘培植,对老顾品种改良的建议非常赞赏。

老顾告诉我们,养殖狐貂经济效益的高低,取决于狐貂品种的质量,品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产业的兴衰存亡。要保持种群年龄的青壮年化,母种群要以当地品种为主,引进外来公品种。我们当地狐貂品种,毛黄长粗稀,毛皮在市场上卖不上好价钱。他从欧洲国家引进了公狐貂品种,与当地的母狐貂进行杂交,通过几代杂交,繁育出新的一代优良品种。他购进美洲貂10头,分发给养殖户试养。2017年老顾去东北出差,发现一位江苏老乡喂养了3头白貂,当时赣榆没有白貂,白色貂皮价格是其它颜色的3倍。他以200元一头的价格,买下了3头白貂,第一年就繁殖6头,经过三年的繁殖,数千头的白种貂,优先供应当地养殖户,然后销往全国各地。

为了扩大新品种的繁育,老顾出资16000元,购种公狐16只,引进优良品种美国短毛黑公貂4160只,分发给228家养殖场。从黑龙江帽儿山水貂场引进丹麦天鹅绒白貂520只,进行了大面积养殖。建立人工授精站,免费对狐狸进行品种改良。这些新品种,有效地改变了赣榆及连云港的水貂品种质量。协会建立新貂笼加工服务部,制造出10万多套新式貂笼,每套8个为一体,节省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

自费出书,免费赠送

老顾告诉我们,他出书不是为了名利,是为了广大养殖户。当时的那个年代,毛皮动物养殖业在赣榆大地蓬勃兴起,广大养殖户热情十分高涨。这些养殖户中绝大多数是跟风而上,没有一般的养殖常识,更谈不上养殖经验了,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怎么行?

为了让广大养殖户掌握必备养殖知识,老顾凭借着多年积累的养殖经验,去研究所查阅资料,请教有关专家,编写出版了《北极狐四季养殖新技术》《乌苏里貉四季养殖新技术》两本专著。全书从养殖毛皮动物起源到市场经营,细化每个环节内容和要求,面面俱到。2015年为养殖户免费赠送《北极狐四季养殖新技术》和《乌苏里貉四季养殖新技术》320本,广大养殖户深有感慨地说,一书在手,万事不难。那些疑难问题,书中都有答案。

组建协会,抱团经营

为什么要成立养殖协会?老顾告诉我们,组建协会不是要当官,或是捞取什么好处。协会章程里一条规定,协会班子成员,只有义务,没有报酬。成立协会目的是把养殖户由原来松散型转变集约型,组成一个联合体,解决一家一户不能解决的问题,发挥集体优势,增强抗市场风险能力,同时也便于服务广大养殖户。在这样的情况下,赣榆县狐貂貉毛皮动物养殖协会正式挂牌成立了,老顾出任会长。

协会成立后,每年都要邀请有关专家教授来赣榆办班讲学,实地指导,本市县区和周边外省市地区的养殖大户,纷纷来赣榆参加活动,一些外地养殖大户主动要求参加赣榆养殖协会。为满足养殖户的需求,在原协会的基础上,成立连云港市毛皮动物养殖协会,是一家名副其实跨地区的民间协会组织。

养殖协会没有经费来源,老顾自筹资金4.2万元,先后组织会员40余人到山东省临沂、潍坊、青岛、烟台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外地先进的养殖经验,改进本地落后的饲养方法。协会走出去,请进来。聘请吉林农业大学朴厚坤教授、中国农科院闫新华研究员等全国知名专家教授来赣榆,对320名会员进行技术培训,现场解答会员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难以解决的难题。组织召开了苏鲁十市县毛皮动物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260多人参加会议。

奉献爱心,共同致富

老顾还兼任赣榆区肢体残疾人协会主席。他非常关心残疾人,每年都要自费请多名残疾人看电影,去抗日山、海边度假区。为部分残疾人免费提供被褥衣服、皮衣皮裤,并资助50名残疾人,鼓励他们自己创业,自劳自食。在赣马镇农村经营服务中心为全县残疾人举办“农村实用养殖技术培训班”,带动了多名农村残疾人通过毛皮动物养殖,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老顾是个热心人。会员养殖户在水貂注射疫苗时,出现中毒事件,他到会员家中收集证据,统计水貂因疫苗中毒死亡数据,向疫苗经销商提出给予经济赔偿的要求,后经双方多次协商,疫苗经销商向养殖户支付赔偿金8.4万元。

老顾带领的养殖协会依靠科技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协会先后被省市区表彰为优秀协会、经纪人工作站、百名教授科教兴百村优秀科教项目、科普示范基地、“五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被中国社会组织评估为AAA级协会。本人先后被评为连云港市农村优秀人才、赣榆区残疾人创业带头人、江苏省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徐在荣 张家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