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赣榆区发改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谁执法谁普法”政策落实,着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是加强价格行政权力清单管理,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建立赣榆区《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政府制定价格的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目录》、《主要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目录》、《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等清单,并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对目录清单实行动态管理,提升市民法制维权意识。会同区财政部门公布了《2021年赣榆区行政事业性费项目目录》,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国家和省、市清费减负政策变化,及时更新和公开,今年以来已调整并公布了4次。
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简政放权。建成电水气讯联合服务专厅,实现业务“一单受理、一网通办”。实施二手房“带押过户”登记,常态化落实“交房(地)即发证”措施,2022年以来累计办理“交房即发证”1596件,“交地即发证”19件。试行“承诺即开工”模式,共为13家企业发放建筑工程准予施工通知书,全力助推项目落地。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进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贯彻落实清费降本减负政策,2021年以来,降低核酸检测费和水资源费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全区累计办理留抵退税6.73亿元;减免“六税两费”5758万元,减免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国有房屋租金530万元,切实降低市场主体负担。
三是全面推进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监管机制。充分运用“互联网+监管”,在赣榆经济开发区打造全市首个信用可视化示范园区,对企业开展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试点,提升赣榆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通过提升园区信用可视化硬件基础建设、指导企业建立完善信用档案、引导企业签署“诚信经营承诺书”等措施,实现“企业信用可视化、政府监督信息化、消费环境健康化”。一是引导企业实现更大发展。引导市场主体诚信经营,提升企业信用分和信用品牌影响力,在投融资、企业销售方面获得更大收益。二是推动政府职能更快转变。大力倡导“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市场法则,增大守信者的市场机会和收益,降低市场监管成本的同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三是促进购销关系更加和谐。引导消费者提前查询企业信用,了解企业的产品、市场评价等信息,增加对企业的信任,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四是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保障。根据区应急管理部门要求,2020年采购了23类共6960件应急救灾物资,投入资金139.822万元,2021年采购了8类共1108件应急救灾物资,投入资金87.3万元。制定完善粮食应急预案,落实成品粮油储备,储备油100吨、米500吨、面粉400吨。加强新冠疫情医疗防护物资采购,确保医疗防护物资供应及时,保障有力。
五是扎实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政务失信治理方面,密切府院协作,加大工作协同和统筹力度,摸清各自领域政务失信问题底数情况,对前期梳理的问题清单要进行再分析再梳理,并针对问题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形成政务诚信建设合力,保障党政机关为执行人案件快执快结。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年组织党组中心组学法4次,重点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法律法规,全面提升法律意识和法治理念,依法决策、依法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二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2022年赣榆区发展改革工作要点》,提升依法行政工作规范性。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聘请法律顾问1名,制定并印发《连云港市赣榆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开展公职律师工作方案(试行)》(赣发改发〔2022〕60号)、《连云港市赣榆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职律师管理办法(试行)》(赣发改发〔2022〕61号)。加强对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清理,2022年报送拟废止规范性文件5个。扎实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针对发改委牵头的《赣榆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赣榆区助企惠民20条政策》、《赣榆区“进千企 解难题 促发展”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填报公平竞争审查表,接受法制部门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截至11月,政府门户网站价格备案公示专栏公示价格备案信息24条,信息公开7条,公开意见征集3条。
三是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加强队伍建设,组织参加各种普法知识竞赛活动。4月,组织参加依法治国有奖知识竞赛,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保密知识竞赛活动。5月,组织参加《民法典》有奖竞答活动。6月,开展第四届“百万党员学宪法学党章考法律活动”之“学党章学党史学民法”专项答题活动。9月,组织参与职工法律知识网上答题活动。组织实施普法规划,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4月开展“油气输送管道与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安全生产学习宣讲报告,5月进企业宣讲,参与广场宣传活动;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结合实际,编制《家在赣榆文明有福》诚信知识读本,印制了1000本,发放到全区公务员手中;10月,开展2021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周宣传活动;同时,充分利用赣榆区区长书记信箱、12345便民服务等平台及时回答群众反映的疑难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宣传政策法规。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1.区发改委没有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宣传平台不多,在政策宣传方面,只能依托现场宣传,宣传活动投入与效果不成正比,宣传范围有局限性。
2.今年因为疫情原因,普法宣传活动开展的不多,成效不明显。原定2022年10月在赣榆开展的连云港市世界粮食日暨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因为疫情原因,只开展了启动仪式,后续活动由各相关单位自行开展,宣传效果打了折扣。
四、下一年度的主要安排
一是扎实强化履职能力。坚持贯彻执行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培养,着力提升队伍业务能力和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执法证考试,鼓励全委干部职工认真学法懂法用法,尤其是要将与自身业务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弄懂吃透,积极组织参加各种普法知识竞赛活动。继续健全普法机制,将普法宣传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中,继续加强普法经费支持力度,落实责任清单内容,创新政策宣传理念,结合融媒体技术,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加强发改系统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增强宣传效果。
二是持续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继续深入推进发改部门权力清单标准化工作,规范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操作规则、工作流程,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的范围和内容,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和合法性审查制度。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制定、审查和发布程序,完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公平竞争审查和公开发布制度。。围绕规划计划、商品房价格备案、定调价等重点领域及时发布公开事项,不断充实政府网站公示内容,丰富网站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
三是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补齐短板弱项。紧密联系省、市相关部门,及时掌握考核动态,以任务清单为抓手,全面反映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展和实际效果,查找优化营商环境短板和不足,着力发挥任务清单对优化营商环境的督促作用,推动各部门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每月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过堂会,聚焦难点工作,注重会办实效。发挥优势长处。督促指导各相关部门持续做好工作创新,打造亮点,并将创新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细则。进一步做好“榆快办”政务服务品牌的宣传推广工作。以省级信用建设试点为契机,复制推广信用化可视化示范园区建设。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力争将赣榆供电打造成全市标杆、苏北领先。对标全省先进。组织赴苏南和省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地区学习考察,重点学习创优创新和政务服务等方面工作亮点。梳理12345热线等渠道反映的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对于反映的问题及时交办并跟踪办理结果,注重问题解决实效,了解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的感受和诉求,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