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玉梅寄语:我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新时代的“四有”好教师。我对“四有”的理解是:有志、有德、有识、有心。
有志,是指有追求。干一行必须爱一行,我们都应有这样的追求:我要成为一名好老师!唯有热爱,才能对教学有所追求。
有德,是指有好的德行。要有爱心、有良知,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撒向学生都应是爱!
有识,是指有扎实学识。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丰厚的专业知识:要俯下身子钻研教材教法,抬起头来阅读教学理论,多进行教学反思。
有心,是指做教学的有心人。教学要科学得法,要有整体的教学大计划,更要有自己的教学小计划。教学无小事,事事皆有心!
仲玉梅,赣榆高级中学语文教师。从教34年以来,先后任教小学语文9年,高中语文25年。在任教赣榆高级中学奥赛班(创新班)20年期间,有20余名学生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她是省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花果山教育英才“卓越教师”。多年来,仲玉梅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半亩花田”,精耕细作不懈怠,始终践行着“做有良知的教师”的信念。
多年来,仲玉梅一直在“拼学习”:从大专自考到本科,从小学生到高中生再到奥赛班优秀生……她不断地挑战、超越自我。为了“吃透”教材,她悉心研读了初中、高中不同版本的教材,建立了系统的教材“知识树”;为了提高理科生的语文成绩,她阅读数十本有关高效教学的书籍;为了广泛搜集作文素材,她复印、整理的材料有上千页……在仲玉梅眼里,每一节课都如金子般珍贵,她时常站在家长角度激励自己:没有比高考更重要的事情,千万不能辜负了讲台下一双双求知的眼睛。
仲玉梅不断成长,锤炼教学技能。课堂上,她积极探索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实践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专注于锤炼课堂语言的幽默风趣,教学风格新颖、活泼、实在。她特别注重学生读、写、说能力的培养,学生大多养成了写周记的习惯。仲玉梅坚持逐篇批阅,并以回信的方式解答学生。有时候,她的“评语”很特别:偷偷夹50元钱在周记本里给经济拮据的学生,悄悄送一袋巧克力给考前紧张的学生,甚至还会默默地给心理有压力的学生一个大大的拥抱.。
仲玉梅深知师生“心有灵犀”的重要性,经常站在学生角度做学情调查分析。她熟悉班里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各环节的薄弱点,常告诫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同,学习就像布云,你不知道哪片云会下雨。”
语文教学就是仲玉梅精心“布云”的过程:每一节课必有手写教案,试卷批改当天完成,作文练写坚持二次升格,口袋书、纠错本必备;她把经典阅读写在每篇读书笔记中,把语言基础知识检测置于课前三分钟;她陪着理科生“疯狂”地练写“每日一文”……
功夫不负有心人,仲玉梅“布”的很多“云”都化作了“雨”:“疯狂”写作的理科生考上了北大,在周记中写小河的学生写出了省高考满分作文,课前三分钟的背诵检查押中了高考默写题……在仲玉梅心里,“每朵云都会下雨”,每个学生都能描绘最美的“彩虹”。
仲玉梅不只是埋头教书,她还经常抬头看“路”——看当下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听她的课多了,同事们纷纷感慨:“你怎么想到的?每次听你的课总有新收获。”“仲老师,您真是我的良师益友,跟您学到不少教学方法啊。”……
教学工作中,听青年教师讲课遇到存在问题时,仲玉梅会在听课的同时完善了改进方案。上示范课时,仲玉梅专注于学生疑难的分析、力求在课堂上动态解决。批阅高考作文是苦差事,仲玉梅积极自荐参与。她认为,没有比参加高考阅卷更有效的学习了。目前,她已参加省高考作文阅卷7次。
作文教学一直是仲玉梅研究的重点:从“专题读写”到“一材多用”,从“写好一段话”到“作文运思”,再到“深度写作”……她先后进行高中语文“生命化”读写、“阅读与写作共同体的构建”等系列研究。由于研究透彻、思考深入,仲玉梅主持了江苏省规划课题三项,发表论文30余篇。
“躬耕教坛、立德树人”的信念一直支撑着仲玉梅,她坚持做“一以贯之”的耕耘者,她说:“我像蜜蜂一样工作,也像蜜蜂一样生活。”